中國電子顯微鏡博物館關于征集藏品及人物故事的公告
中國電子顯微鏡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以電子顯微鏡為主題的博物館,陳設有多種型號透射電鏡與掃描電鏡等實物展品以及圖文展板,使參觀者可以了解電鏡的結構、原理和發展歷史,以及我國電鏡事業的歷史和現狀。博物館開館三年來,接待社會各界參觀者萬人次以上,為普及電鏡知識和支持電鏡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為了進一步充實館藏,豐富藏品類型形態,珍藏電鏡行業集體記憶,保存電鏡行業珍貴史料,促進電鏡行業交流發展,博物館現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藏品及人物故事,特此公告如下: 一、征集范圍及類別 (一)電鏡相關實物藏品 1、各時期各型號的電子顯微鏡實物及電鏡附屬設備/配套實物、關鍵零部件及其相關的文字、圖片資料; 2、各時期各型號的電鏡輔助裝備、制樣設備、工具等; 3、電鏡相關內部文件、圖紙、通知文書、信函、手稿、筆記、傳單等檔案資料,重要代表證、出席證、證件、證書、印信、勛章、徽章、獎狀、喜報、獎章、圖章等證章原件或復印件; 4、各時期電鏡相關的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 5、電鏡行業著名人物與電鏡相關的科研成果、照片、經許可展出的私人物品等; 6、相關單位中與電鏡有關的實物; 7、電鏡相關的其它物證和歷史資料。 (二)影像資料 1、各時期電鏡技術、行業、專家、學生相關的照片、膠片、拷貝、錄像帶、錄音帶、光盤等音像制品或其它形式的影像資料; 2、具有代表性的電鏡科學照片或電鏡顯微攝影照片。 (三)電鏡故事 1、與實物藏品相關的科學發現和科學家故事等; 2、各單位電鏡實驗開展及電鏡實驗室的發展歷程; 3、電鏡行業專家個人傳記或回憶; 4、電鏡從業人員的專業成長經歷; 5、電鏡從業人員寄語等; 6、其它電鏡相關故事。 *同時征集電鏡相關的故事線索和人物線索,由博物館組織專業團隊進行采訪、錄制和留存相關資料。 四、征集要求和方式 (一)藏品提供人保證實物的真實性和來源的合法性; (二)根據情況可采用以下征集方式:(1)協商轉讓,(2)無償捐贈,(3)捐贈獎勵,(4)拍賣購買,(5)協商的其它合法方式; (三)按照《博物館條例》的規定進行征集,經過鑒選決定收藏后,將為捐贈文物的單位和個人頒發收藏證明,并以適當方式予以銘記。 五、聯系方式 郭新勇:13426021977 郭運波:18538283314 郵箱:em_museum@163.com 郵寄地址:河南開封汴西新區河南化工技師學院校內開封市電子顯微鏡博物館 中國電子顯微鏡博物館 2020年1月 感謝您對電鏡事業的關注和支持! (本公告長期有效) 中國電子顯微鏡博物館簡介: 中國電子顯微鏡博物館,始建于2014年10月,由北京中鏡科儀技術有限公司與河南化工技師學院共同創建,2016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2017年被河南省文物局(豫文物博【2017】44號文件)認定為公辦民助科技類行業博物館。坐落于八朝古都——河南省開封市,是目前國內唯一以電子顯微鏡及相關科研領域為展覽內容的博物館。館藏來自于海內外捐贈的電子顯微鏡及相關展品3000余件,藏品包括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技術相關圖文史料等。為中國電子顯微鏡事業發展史樹立了里程碑。 電子顯微鏡博物館設有四個展區,以“電子顯微鏡”這一現代高精尖產品作為“文物”進行展示,不僅有相關實物展品,更有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呈現的各種互動體驗,以及大量詳實的圖文資料和珍貴手記,記錄了電子顯微鏡在中國發展的點點滴滴,不僅展示了電子顯微鏡技術給人類科學創造的輝煌歷史,也給人們展現了歷史與未來交匯于今的現代科技成果。 開館以來,已接待社會各界參觀者超過萬人次。2019年11月3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冷凍電鏡專家約阿希姆·弗蘭克先生來館參觀。分別接待2016年和2018年兩屆“全國電鏡維護管理與教學研討會”會議代表,均受到好評,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