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引領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述評
今年以來,疫情形勢延宕反復,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趨艱巨繁重。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這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億萬人民勠力同心,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統籌發展和安全,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績,在高質量發展中贏得歷史主動。 2022年7月24日,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健康, 也最大程度穩住了經濟社會發展基本盤” 7月中旬,2022年中國經濟半年成績單公布,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二季度經濟頂住下行壓力實現正增長。與此同時,中國是世界主要大國中,新冠肺炎發病率最低、死亡人數最少的國家。 承壓前行,成績來之不易。 面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疊加,今年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國上下眾志成城,走過一段極不平凡的歷程—— 年初,奧密克戎變異株席卷全球;3月份以來,迅速蔓延至我國大多數省份……我們經受了一場武漢保衛戰以來最嚴峻的疫情防控考驗。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團結帶領億萬人民打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戰。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明確要求:“突出口岸地區疫情防控這個重點,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 4天后,針對在多地擴散的疫情,習近平總書記又作出重要批示:當前疫情發展很快,散發面廣,染疫人數大增,務必責成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從嚴從緊開展防控工作。 3月1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要深刻認識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的復雜性、艱巨性、反復性,進一步動員起來,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堅持不懈,抓細抓實各項防疫工作。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全力以赴,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從嚴從細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深圳、吉林等地沉著有力迎戰疫情;抽調22個省份3萬余名醫務人員和重癥專家,軍隊派出5000多人醫療隊,全面支持上海疫情防控工作,上海全市上下不斷提升疫情防控能力,持續優化防控舉措;北京堅持以快制快,采取果斷措施抓好疫情防控…… 4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堅持就是勝利”,并要求“要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碼頭,歐洲貿易航線的“美途馬士基”集裝箱貨輪解纜起航(2022年7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今年以來,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持續顯現,國內疫情反彈、烏克蘭危機等超預期因素沖擊陡然增加,中國經濟穩定恢復受到沖擊。 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強調“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這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提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扎實穩住經濟”,并就全力擴大國內需求、穩住市場主體、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方面作出重要部署。 這次會議強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扎實落實、主動作為,宏觀、微觀、結構、科技、改革開放、區域、社會等七大政策加快落地,增量政策工具謀劃推出,六方面33項政策聚焦扎實穩住經濟持續加力。 穩住市場主體,就能為穩住基本盤提供有力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市場主體發展,指出“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4月29日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穩住市場主體,對受疫情嚴重沖擊的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施一攬子紓困幫扶政策。 6月8日下午,四川宜賓。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極米光電有限公司展廳和生產車間,了解企業加強自主創新、產品研發銷售、帶動就業和當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出臺紓困幫扶政策等情況。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各地區各部門精準錨定保市場主體持續加力。 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截至7月20日,全國合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3萬億元;金融系統加大支持力度,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13.68萬億元,同比多增9192億元;在全國集中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深圳、上海、北京等多地推出助企紓困政策,為市場主體送來“及時雨”……我國市場主體在較大基數基礎上實現正增長,截至目前,已超1.6億戶。 保產業鏈供應鏈,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的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4月29日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確保交通物流暢通,確保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抗疫保供企業、關鍵基礎設施正常運轉。” 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部署,一系列硬舉措接連出手: 足量發放使用全國統一通行證、建立重點產業和外貿企業白名單……4月18日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部署的10項重要舉措落地落實,著力解決層層加碼、一刀切等問題,加大對物流樞紐和物流企業支持力度,推動重點區域重點樞紐逐步復工達產。 與4月18日相比,7月26日全國高速公路貨車流量增長10.3%。7月1日至28日,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公路貨運量、監測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主要國際航空口岸貨郵運輸量、郵政快遞業務量分別達到2019年同期的111.1%、95.6%、116.4%、103.7%、185.2%。 面對復雜局面,中國經濟頂住壓力,走出一條修復曲線: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深度下跌,5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收窄,6月份經濟企穩回升…… 更多數據展現中國經濟“韌實力”: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降轉升,同比增長3.1%;7月份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16.6%,延續了5月份以來外貿增速持續回升態勢。 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時強調:“如果算總賬,我們的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 回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兩年多來的歷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 “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 觀眾在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現場參觀(2022年7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